4044
9.0
已完结
西安大追捕
9.0
上映时间:02月19日
主演:左学运
简介:

  简介:导演:唐敬睿
  魏振海的影响远未结束.后来导演唐敬睿根据此事拍摄了十集电视剧《西安大追捕》,此片播出后,在陕西地反响极大.
  一个死刑犯真实的越狱--------中国版
  魏振海,绰号“小黑”,27岁,原籍山东聊城。暴力犯罪团伙,抢劫、杀人、贩毒等无恶不作.
  魏家兄妹8人,他排行老五。少年时的魏振海,聪明但不好学,常与同学打架。到了中学,常纠集一些地痞惹事生非,很快就成了一霸。在校外也是一害,。在其16岁时,学校看大门的老汉不让他们进校扰乱,他竟掏出刀一手将这老头砍了7刀,造成重伤害,也因伤害罪判5年徒刑。
  服刑期满后,他不但恶习未改,反而更加凶残。1985年6月,刚刚出狱,就伙同金林、张谨玉在西宁火车站商埸盗窃价值4万多元的冬虫夏草等中药材,在西安市销脏得1.8万元。为了避风,逃到河南许昌,在小饭馆为了争一条凳子杀死一人,重伤一人.在峨眉山因为琐事将张谨玉推下山崖.之后,他流窜到社会,纠集出狱的“难友”多次抢劫。
  魏振海智商极高,熟读法律,马列主义和毛选. 还在牢里学习过日语. 平时装得很有文化的样子,常穿一中山装,上衣兜里插两只钢笔,知道大隐隐于市的古训,常常念叨一句孙中山的名言:愈挫愈奋。组织了一个团伙,口口声声组织长组织短的教训手下,规定组织严禁贪污腐化,严禁搞女人.出狱后的魏振海,在西安火车站、尚俭路、太华路等一带织就了一张进可作案、退可藏身的“黑网”,他也成为这些地区的“闲人”首领。魏在道上的名声极大,去云南避祸的时候当地几个大毒枭亲自迎接,风头十足。
  魏振海不仅心狠手毒,胆大妄为,而且阴险狡诈,工于心计。他居无定所,行无定踪,就是在路上碰见他的哥儿们,谈话也不会超过5分钟。由于他的诡秘,加上他那一伙小兄弟们的掩护,警方几次追捕都漏网。一次他们从云南买枪回来,到郊外河滩试枪,魏振海突然将枪口指向一个手下,就要开枪,那个手下忙求饶,再加上其余人拉住,那个手下捡回了一条命。
  在犯下数起重大命案后,西安警方苦苦追查,在1987年6月30日,终将其擒获,判为死刑.
  越狱
  魏振海被关在西安市某监狱的5号牢房,上戴手铐,下拖脚镣,躺在特制的死刑犯床架上。牢房里有管教干部派来的两名轻刑犯,为他喂水喂饭,并防止他自杀或行其他不轨之举。
  按规定,收监的人犯都必须解下裤带、鞋带,去掉衣服上的金属饰物,为的是防止犯人自杀自残。一天,武警战士打开号子,对监舍进行例行检查。不巧的很,刚查到魏振海所在的号子,隔壁的犯人就发生了激烈的殴斗。战士们闻声前去制止,一位入伍不久的新战士竟在忙乱间把带进来的钳子掉在了地上。魏振海一把将钳子抓到手,拴在布条上,吊在茅坑的木板下面。后来,战士发现钳子丢失,虽经多名战士里里外外挖地三尺找了多遍,也没能找到。
  一天夜里,魏振海向这两名犯人谎称自己有100万巨款,放在广州市白云区越秀路某某号一个朋友家里.自己今生今世无法享用了,就给你们。你们出狱后,就立即到广东找我那位朋友,将那笔巨款分了.两犯人就让他写个字据,魏振海说打开手铐才能写.随后,每到夜深人静,魏振海就开始了他的工作。他先用钳子从铺板上起下两枚大铁钉,又用铁钉和钳子撬砸脚镣,砸开后再用布条缠好,用泥巴糊住。两名犯人在他的威逼利诱下,每天晚上都搭着人梯锯着窗上的铁条。同监犯人都知道魏振海是个杀人不眨眼的恶神,谁也不敢向看守人员报告。他们的越狱准备就这样在众目睽睽之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1988年3月28日凌晨3时许,眼看一切准备就绪,时机已经成熟。魏振海手执铁钳,指挥两名犯人用被子撕成的布条把同号人犯一一捆绑起来,堵住嘴巴。他们用力拉断窗上的铁条,一个按一个地翻了出去。铁窗外正好是一排平房,恰在哨兵视线之外。他们弯着腰,沿平房屋顶走到尽头,跳进一所猪圈。随后,又找到一架施工用的竹梯,将它靠在高高的墙上。
  魏振海躲在阴暗处,寻觅着越狱路线。四周是5米多高的围墙,上方还有高压电线,两手空空是没有希望逾墙逃跑的;监狱的大铁门紧锁着,但旁边有一扇侧门却可以出入。门口不可能没有战士执勤,溜出去的希望也微乎其微。但覆水难收,只能拿这条已不属于自己的性命再搏一把,以求一逞。硬着头皮走到大门,居然一个人都没有。
  当夜值班的新战士小吴,因为首次独立上岗,不免有些紧张。夜深人静,他更是不敢掉以轻心。忽然,他发现监墙西北角的探照灯不知什么时候熄灭了,形成一大片阴影。他径直地走过去,一扭头,看到有三条人影走出了大门。
  小吴赶紧跑到哨楼,打电话向当晚值班的管教干部做了报告。
  管教干部接到报告后也很紧张,赶紧来到监区,首先就去察看5号监房,因为里面关押的是临刑的死囚。打开手电,死刑犯还静静地躺在床上———忙中出错,他没意识到另外两轻刑犯已不知去向,更没有进去识别一下,殊不知狡猾的罪犯在逃跑前恰恰在床上做了一点“伪装”,玩了一个“空城计”。
  不久,被捆绑的人犯挣脱开来,发出了喊声。看守人员当即鸣枪,全体武警和干警立即行动,一方面报告上级,一方面以看守所为圆心,在警犬的带领下迅速向四面八方搜索。刘平局长在家里接到报告,当即命令刑警、特警和武警指战员,以及市局机关全体公安干警立即行动起来,全面封锁一切交通要道,加强对机埸、火车站、汽车站的控制,务必把魏振海堵截在西安市。
  天刚麻麻亮,所有警力已经按时按地布署完毕,整个西安市就象一只密不透风的铁桶,连只苍蝇也甭想飞出去。两名犯人很快落网,但是魏振海在众多道友的帮助下,消失得无影无踪。
  案子拖了一年多没破,并且一点线索都没有,以致经常发生抓错人的事情,西安人民谈小黑(魏振海小名小黑)色变,办案警察更是压力重重,负责此案的王爱军精神几乎疯狂,因为小黑说过要杀他全家。
  在销声匿迹整整20个月后,魏振海突然在一起震惊全市的特大杀人抢劫爆炸案中露出端倪。
  1989年11月25日,四名案犯窜入个体户岳德林家中,杀死岳德林,杀伤其妻。当干警前往抓捕时,又被罪犯扔出
  的手榴弹炸伤。四犯杀人爆炸后,抢走现金13.8万元。西安市刑侦部门认定此案系魏振海及其同伙王玉安、郭公道、谢峰等四犯所为。
  落网
  最后魏振海的落网也相当离奇。有一次魏振海的手下的一个女人过生日,魏振海没去,几人又胡乱试枪,走火打碎自家玻璃,子弹穿过冬天的楼区空地射向对面一个教师的屋墙上,可以想见教师的惊慌,派出所来了,那些人把枪扔到楼下雪地里,此事惊动了魏振海和办案警方.
  1990年1月30日,警方在魏振海可能出现的几个地点设伏抓捕,精兵强将都布在了别处,唯独对魏振海一个已经被抓的手下家里没有在意,派了一个很老实的警员朱瑞华和一个武警蹲坑。
  中间只等来了一个捉老婆奸的男人。一天没有动静,等到晚上七点左右的时候。有人敲门,朱瑞华开门,当时朱瑞华没有看清,就把他放进来了,那人一进门就把枪顶在了朱瑞华的太阳穴,此时朱才认出这就是魏振海。
  魏振海一直留着大胡子,那天他也预感不好,就把胡子刮了个干干净净,再加上天黑,朱瑞华就没有认出来。枪盯在了脑门朱瑞华脑袋轰的炸了,一把扑向魏振海,魏振海一搂扳机,枪居然卡壳了,没响。朱瑞华疯狂了,卡住魏振海的脖子,也终于认出了魏振海,二人死命搏斗,一边大喊是魏振海,是魏振海。
  武警拿着长枪不敢开枪,因为此时魏振海和朱瑞华抱在一起从楼上滚到了楼下。朱瑞华紧紧搂住魏振海不放,好不容易把魏振海擒住。这时局长刘平闻讯赶过来,揪起魏振海的头发,咔嚓照了一张照片,获了当年的新闻照片奖。
  那把枪也神奇之极。那是一把老式的白朗宁手枪,只有四发子弹,前天晚上魏振海在藏匿地把枪拿出来擦了又擦,把四发子弹也擦了又擦,还是不放心,就把两颗六四子弹放在最上面。因为白朗宁子弹是旧的,六四子弹是新的。而两种子弹一般情况下通用。
  但就是这颗六四子弹救了朱瑞华的命。朱瑞华因抓捕有功,被公共安全专家部授予二等功。
  更加离奇的是,负责预审的一个老警察在抓住魏振海后到楼外验枪,一扣扳机,子弹顺利击发。
  1990年3月8日,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以故意杀人、抢劫、盗窃、故意伤害、贩卖毒品、非法买卖枪支弹药和脱逃罪,判处魏振海及其同伙谢峰、王玉安、郭公道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但是魏振海的影响远未结束.后来导演唐敬睿根据此事拍摄了十集电视剧《西安大追捕》,此片播出后,在陕西地反响极大.
  几年之后,一则推销药品的电视广告在古城西安闹得沸沸扬扬。原因是这部广告片的主角是在电视剧《西安大追捕》中饰演罪犯———“杀人恶魔”魏振海的演员。
  一广告公司竟追求所谓“名人效应”,由演员饰演的“魏振海”的广告形象又出现在古城观众的面前。一时间引起了群众的强烈愤慨。一些受害者家属更是气愤之极。
  西安市公安局参与此案的三位干警在报纸上公开发表文章谴责这种做法。
  西安市委宣传部听到群众的呼声后,立即责令电视台停止了广告播出,并对负责广告的当事人进行了批评。
  “杀人恶魔”广告,终于在市委宣传部门、工商部门的干预下停播了,但是它留给人们的思考却远没有结束。
  魏振海语录:
  "你们翻开美国法律、英国法律看看,没有证据是不能定罪的!"
  "枪是在我身上,但我只是防身,没有用它干坏事。"
  "是这支枪并不能说明是我扣动的扳机,对不对?"
  "枪在谁的手里我不能讲,我只能保证不在我手里。再说,我为什么要杀人呢?毛主席说过,'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我与你刚才讲的那个魏什么,一无怨二无仇,相反,我们五百年前还是一家,我为啥要杀她?!"
  "你(警察)这个人讲话太粗鲁,我从来不跟粗人打交道……"
  面对自己的罪行时说:"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都是血淋淋的"文字文字文字文字

4044
已完结
西安大追捕
主演:左学运
3714
6.0
HD
自梳2010
6.0
上映时间:02月19日
主演:未知
简介:

  自梳
  拍摄地点:广东佛山
  作者:骆仪
  录音:赖格贤
  参展纪录
  2010英国Exposures电影节 最佳纪录片提名
  2010波兰Aspekty视觉人类学电影节
  2010约旦短片节
  2010印度马杜莱国际纪录片与短片节
  2011印度国际女性电影节
  2011土耳其国际Filmmor女性电影节
  2011爱沙尼亚Worldfilm塔图视觉文化电影节
  2011英国RTS皇家电视学会学生电视大奖
  2011云之南纪录影像展
  这是一个关于抉择的故事。清末民初,在二十几岁时,面临顺从父母之命还是立誓终身不嫁的选择,广东地区的不少女性都选择了后者。已立誓的姊妹帮她们挽起发髻,她们成为了“自梳女”。自梳女不做家庭妇女伺候丈夫和孩子,而是在工厂劳作半生,在养老院度过晚年,一生独立。如今,仍健在的自梳女大多年届九十。回首一生,她们的讲述里有骄傲、有孤独,但无悔:“那会儿时兴自梳!”
  作者阐述
  自梳女现象曾广泛存在于清末民初的广东地区,是经济发达、民风开放与传统观念多种因素杂糅的结果,在解放后消失。如今仍健在的自梳女已寥寥可数。作为在广东长大的女性,我从小听说“自梳女”的故事,一方面是要抓住最后的机会把这种独特的现象和她们的人生故事记录下来;另一方面,有感于当今社会仍然以婚姻状况给女性贴标签(如“剩女”),想要讲一个古老的故事引起一些思考。大部分“自梳女”识字有限,并不知道什么是女性主义,但她们的独立意识和自尊心非常强。而她们对誓言的坚守,到底是独立还是传统?是固执还是看透?这种选择是对是错?在生命接近终点时如何看待年轻时做出的选择?我在片子里问了许多问题,她们的回答要比我想象的简单得多,拍完后我却感到这些问题更难回答了。
  骆仪:
  八零后,曾于广东某报担任记者编辑数年,2009年赴英国伦敦学习纪录片制作,现居北京。
  作品年表
  自梳(2010)

3714
HD
自梳2010
主演:
3143
9.0
HD国语
决战太原
9.0
上映时间:03月05日
主演:徐向前,薄一波,阎锡山
简介:

  太原解放60周年。解放太原是解放战争中历时最长、战斗最激烈、付出代价最大的城市攻坚战役。为隆重纪念太原解放60周年,在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下,由省委宣传部、市委宣传部和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创作拍摄了大型文献电影《决战太原》,运用大量鲜为人知的真实资料,结合寻访当年战争亲历者,全方位多视角地追述了战争双方从谋划到对决的历史事实,撷取了战争双方决策者的心路历程,也捕捉到许多普通战士动人心弦的战争经历,以及后人寻找阵亡烈士亲人那一幕幕催人泪下、发人深思的人文情怀,高度赞扬了为新中国的建立做出重要贡献和英勇牺牲的革命前辈,表现了解放太原对于华北全境解放、全国解放所具有的重大的政治意义和深刻的历史内涵。
  该片得到了 “中央重大理论文献影片创作小组办公室”和国家广播电影电视局的充分肯定,并被列入发行全国的重大文献电影片。该片对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意义和现实意义。
  在2009年10月17日在江西南昌举办的的中国第18届金鸡百花电影节上,本片获得最佳纪录片奖。
  史料的详实丰富无疑是文献片最大的看点。而其中的真实性则是文献片的灵魂与生命。《决战太原》的真实性,一是体现在战争场面上。30分钟的原始资料是战地记者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而其中有的战地记者永远倒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
  二是体现在战争遗址遗物上。从影片中既可看到太原战役对决的山头、要塞,看到当年的碉堡、主攻战场,甚至民工提供攻克要塞山头的羊肠小道,又可看到攻克太原城后的复工复业、供电供水布告,黄樵松将军写给爱妻的遗嘱,甚至阎锡山的录音讲话等。
  三是体现在战争亲历者生动叙述上:如处理烈士后事工作队副队长杜明学的痛心疾首,霍桂花冒死送达太原城防图而终身残疾的动情往事……很多镜头画面,使观众如同身临其境,很多鲜活事例令人潸然泪下。
  《决战太原》不仅仅只是一部电影作品,或者纪实性文献作品,它背后蕴含着极为深刻的民族记忆,永恒不朽的崇高精神。从战争本身来看,它是国共双方的激烈对抗,但从其延伸意义看,更是当年每个人都无法回避必然面对的人生航向的最终选择,是对两种不同前途命运、不同道路方向的抉择。徐向前、薄一波与阎锡山,这三位隔河相望的五台老乡,虽然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曾走到一起,共赴国难。但却最终因为思想和信仰的差异而作出了各自的选择,在两条不同的道路上渐行渐远。
  《决战太原》讲述了解放战争史上那段历时最长、战斗最激烈、双方投入兵力最多、付出代价最大的城市攻坚战,但并没有过多记录其惨烈和血腥,而是客观记载双方决策者对历史潮流和形势发展的把握与决断;着力分析每一位战争经历者的思想认识、心路过程和深切感受;着力展现战争对人的思维观念和精神世界的强烈冲击。战争可以改变历史的格局,可以改变国家与民族的发展进程,战争对人的心理的改变、对人的心灵摧残也是显而异见的。历史上任何战争都是雄壮的,但都是极其残酷的,都是人所不愿意看到的。战争绝不是游戏,绝不是开玩笑。战争会使国家丧乱、家破人亡,战争既毁坏着生存环境和社会秩序,更直接剥夺着鲜活的生命。
  八年抗战胜利了,人民盼望的和平局面即将到来,应蒋介石电邀,毛泽东亲赴重庆进行和平谈判,但是毫无和谈诚意的国民党却同时挑起了内战,无情的战火重又点燃。经过三年解放战争的无情对决,人民解放军推翻了国民党的专制统治,迎来新中国的诞生。战争取得了胜利,然而残酷的战争也夺去了无数先辈的生命。《决战太原》让我们看到了当年真实的战争场面,尽管是有限的,尽管并不全面,但那一个个珍贵镜头都是当年战地记者冒着枪林弹雨,用鲜血和生命记录下的。因为选材的独具匠心、视角的新颖别致、丰富的史料记载,使我们了解到这场城市攻坚战双方的巨大付出。资料显示,太原战役从1948年10月5日发起,到1949年4月24日结束,前后历时6月有余,共计歼灭国民党军队135000余人,其中俘虏77000余名,包括岩田、王靖国、孙楚等人在内的师级以上军官40余人。解放军为攻取这座城市也付出了巨大牺牲,共计伤亡45000余人。仅在太原解放战役中就有7000多革命烈士长眠地下。当我们站在苍松翠柏间献花鞠躬的时候,当我们因英雄的战士而自豪和骄傲的同时,我们的心情也是十分悲痛和沉重的。在烈士陵园,我看到一个个刻有烈士姓名的墓碑,还看到只有所在部队名称而无姓名的烈士墓碑,更有既无姓名又无部队名称的无名烈士墓碑,可能还有许多连墓碑也没有的烈士永远长眠在战场的某处遗址。他们是我们的前辈,是为了我们今天安宁的生存环境而英勇献身的亲人。
  在人民解放军隆隆的炮声中,太原绥靖公署的地下室里,顽固不化、决不放下武器的梁化之、阎慧卿服毒自尽。在阎慧卿自尽前夕,由梁化之代笔写下了《阎慧卿致阎锡山的绝命电》。“妹虽女流,死志已决。临电依依,不尽所言!妹今发电之刻尚在人间,大哥至阅电之时,已成隔世!”电文中,充满了一个被卷入战争的女人的绝望与悲怆。据说,阎锡山在上海读到这份绝命电时,泪流满面,悲痛万分。
  人类道义的化身和力量从来就是拒绝战争的。道义的战争从来都起因于被逼无奈奋起反抗,道义的战争从来都是为了制止战争、最终消灭战争。

3143
HD国语
决战太原
主演:徐向前,薄一波,阎锡山